Friday, October 26, 2007

Meaningful interactions can enhance visual discrimination

作者拍下兩人對打(對抗)或兩人跳舞(合作)的影片,並轉換成point light的形式。在這個實驗裡使用了兩種程序,第一種,synchronized,單純把原長22秒的影片截成兩段11秒的影片(AA與BB);第二種,desynchronized,把AA段和BB段中,任一人的動作截取出來並加以合併,可得AB或BA兩種情況。

Sync和deSync整體上包含的軌道都相同,它們的差異在於只有Sync的動作才有意義性。由於我們可以了解動作的semantics,所以我們不只可以解讀單一人的動作,還可以預測並解讀兩人動作之間的關係。實驗的作法是在每個trial之間呈現兩個從Sync或deSync中抽取出的intervals,其中對打抽取1.5秒的長度,跳舞抽取出3秒的長度;兩個intervals中一個是"target" interval,另一個是"nontarget" interval,nontarget interval把其中一人的光點打散呈現。受試者要選出包含兩個人動作的interval (target interval)。為了測試在Syn和deSync下辨識的敏感度,作者之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畫面上同時會散佈數量不一的點(noise),二是操弄nontarget光點打散的程度。

實驗結果顯示,在Sync的情況下受試者對於noise和打散程度(scrambling)的忍受性明顯高於deSync,顯示對於Sync的辨識度高過deSync。然而為了確認實驗的效果不是來自於一些low-level cues (光點分佈的遠近或是移動的一致性等等),作者又執行一個控制實驗,即是將畫面中的一人上下顛倒(target情況下隨機選擇一個,nontarget情況下選擇未被打散的那個);這樣仍保持大部份的low-level cues,但是動作的semantics則被消除(我們很難理解上下顛倒的point-light agents的動作)。如果Sync和deSync之間的差異沒有因為這樣的操弄而消除的話,那我們可以認為差異的來源的確是那些low-level cues,反之則是來自動作的semantics。實驗結果顯示low-level cues不是差異的原因。

這篇paper的結果顯示,兩個動作產生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相較於單一動作者有意義的動作,可以引導動作辨識的處理,而達到更好的辨識度,由於這篇paper提到目前沒有其他研究探討到這種top-down的處理歷程,如此複雜的動作辨識運用到的腦部區域可能超出目前的理論範圍,也許可以進一步使用造影的方式加以研究。

Wednesday, October 24, 2007

Think about the phenomenon: Do females have difficulty in reading traffic signs?

1. Is there any problem with the claim that female drivers have difficulty in reading traffic signs?
2. If the claim stands, what might be the cause? How to test it?
3. Doe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OTC, "female drivers have difficulty in reading the highway traffic signs because they go on the highway less frequently", make sense?


國道部分標誌 3成女駕駛看不懂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女駕駛對於道路標誌大多「莫宰羊」?交通部調查顯示,國內用路人對國道交通標誌理解程度多在八成以上,但女性理解程度似乎較低,部分標誌甚至有超過三成女性看不懂,官員認為可能與女性較少利用國道有關。

交通部統計處於今年七至八月針對國內四千六百多輛小客車駕駛進行調查,瞭解民眾對各項交通標誌理解程度,調查顯示,在近年新採用的五項較常見的交通標誌 中,用路人的理解程度至少都在七成七以上,有兩項還超過九成,而且,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認為此類標誌對用路人確實有幫助。不過,統計處針對不瞭解標誌意義的 用路人進一步分析,發現男性與女性有若干落差,部分標誌的落差甚至在一半以上。

替代道路標誌 三成六沒看過

例如接近交流道時會看到的交流道標誌「240斗南」,意味前方出口為指標240公里、斗南交流道。但瞭解內容的女性駕駛人僅七成一,誤認為此標誌代表「離斗南還有二百四十公尺」者大有人在。

而去年才全面換新的橘黃色底替代道路標誌,更有三成六的女性駕駛人表示「沒看過」,看過此一標誌的女性,也有將近二成不明白標誌含意。

相較於女性,男性在這方面理解程度似乎稍好,交流道標誌有二成男性不瞭解內容,沒看過替代道路標誌含意的男性駕駛人,約佔二成五,看過而不懂者,約一成二,和女性相較,大約都差了一半。

對於此一狀況,交通部路政司官員直言「很難理解」。官員表示,女性開車的比男性少,調查如果針對一般民眾,類似情況就不足為奇,但調查是針對駕駛人,卻仍有此結果,就較難解釋,比較可能的狀況,應該是女性較少使用國道,對道路較不熟悉,連帶影響到對標誌的認知。

10/24 HMC

我一開始讀有點不懂的地方是: 為什麼在Fitt's Law 裡面, ID(index of difficult) 可以被解釋為"accuracy"? task difficulty 可以直接解釋為錯誤率或正確率喔?
第二個就是說,當我們在看Linear Speed-Accuracy Trade-Off(Linear SATO) 的時候, 是否有一個剛好的Base line讓某個MT值以上有Linear SATO的效應,而低於他就沒有這樣的線性關係?

Cheng (2006) motivation modulates the activity of the human mirror-neuron system

這個實驗是要看mirror system激發的狀態是否會被動機所影響。實驗使用fMRI,有兩個session,看的刺激材料都是抓食物影片、抓物體影片、食物圖片、物體圖片還有一個blur的圖片。有兩組受試者,一組是在第一個session前禁食至少12個小時,然後兩個session中間吃飽,因此進行第二個session時是飽的;另一組是在第一個session前飽食,所以兩個session都是飽的。在分析過受試者的反應之後,發現第一組的受試者,在餓的狀態下(相比於飽),看食物會更有inferior frontal gyrus,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superior parietal cortex的激發,這些區域算是mirror system的一部分。此外inferior frontal gyrus還有杏仁核的激發量,會與受試者報告的飢餓程度有正相關。這個實驗顯示高的動機能使mirror system的激發量變高。

我想到一個可能有趣但是可能被保守人士批評的實驗,性也是一個很強的動機,依然現在這篇的說法,如果在性慾高的時候,看性交的影片可能會比較造成mirror system的激發。如果現在分為異性戀組和同性戀組,都看異性戀和同性戀性交的影片。這樣的話兩者應該看在符合自己性向的影片時,mirror system的激發才會高。這樣我們可以說,激發mirror system的動機是可以受後天的影響。

這篇也和我們目前的研究有些關係,如果我們在某個block叫受試者想像在模仿動作(讓他們有動機),另一個block只是判斷凝視點顏色的話,也許打TMS造成的MPEs效果就會有差異。

Tuesday, October 23, 2007

10/24運動控制總論預習

在p.180的講到anticipation-timing tasks的部分中,Schmidt(1967)的實驗發現如果MT比較小,反而能有比較高的準確性去對到coincidence point。我還是對這個結果存疑。作者提供兩個可能解釋,第二個解釋為比較快的動作比比較慢的更有一致性。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是因為Schmidt要受試者做的慢的時間太慢,因此一致性才低,意即Schmidt找的時間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以致沒有找到受試者最佳的MT(也許介於他操弄的時間之間),才會產生這樣反直覺的結果。第一個解釋則是難以套用到別的task,如果做另外的task,說不定就有相反的結果。

10/24-SeminarHMC

  1. 我對於Fig7.7當中的anticipation-timing task有點小疑問,因為看起來實驗儀器中的slide要和target接觸的部份是尖的,有沒有可能受試者把target打歪是因為“空間”估計錯誤(錯估slide應該要移動到那裡),而不是時間估計的問題?

Wednesday, October 17, 2007

10/17 HMC

so far 我對 equation 5.1還滿疑惑的,我們如何定義 retinal A?是指物體靜止不動的時候或者還沒開始朝我們移動的時候的retinal A的話, 那這個定義A時的距離是不是會影響Tc阿?比如說一個球從很遠的地方開始朝我們飛過來,相對於從很近的地方飛過來,是不是Tc會大一點阿?(也許求不是個好例子,但我的意思是他在兩種情況都是定速的話)...

10/17運動控制總論預習

像close loop control這類比較複雜、精密的控制方式,原來也可以不需要意識或是注意力來驅動,想起來蠻令人驚訝的。118頁,Henry(1953)的實驗提到有三個condition,他的意思似乎在說報告壓力變化的condition,受試者能偵測到的壓力變化比另外兩個condition(第一和第二)來得低。而第一、第二個condition都是測無意識的感覺,但varying the position似乎比constant position敏感度更高,這蠻難去想像原因。
還有Henry的實驗結果,如果我說在意識報告的情況下,受試者需要花注意力去把感覺報告出來,loading比無意識的condition大,因此比較不敏感。這樣是否能說明他的實驗結果有confounding?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10/16-SeminarHMC

  1. Figure5.8,用氣球這個方法還蠻有意思的,只是從a圖看來氣球在接觸之前1000ms就開始持續洩氣,可是在b圖中看到的是手勢在氣球接觸前200ms開始改變,如果中間經歷這麼長的時間,受試者怎麼還會沒有意識到氣球的改變呢?
  2. 關於虹綺的第二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小孩子的vestibular& somatosensory systems發展仍不成熟,或是說他們在此時仍無法有效利用這兩類訊息,所以只好主要依賴視覺;而成人能夠有效整合visual, vestibular& somatosensory input,所以不會完全依賴visual information來反應。

Tuesday, October 9, 2007

Borghi(2007) Are visual stimuli sufficient to evoke motor informaiton?

在此實驗中,作者想了解如果光是看到一個物體,能否激發如何操作這個物體的資訊,或是可以看到特定的motor program被這個物體所激發。

在第一個實驗中,獨變項為prime種類(power/precision grip),物體的種類(nature/artifact)。依變項為判斷物體類別速度的錯誤率。首先看到500 ms fixation,接著prime呈現600 ms,再呈現150 ms 空白螢幕,再呈現target,受試者需判斷target是自然的物品或是人造物品。而這些物品是可能用power grip或是precision grip拿的,所以prime和物品有相容和不相容的情況。實驗一結果發現只有target type和grip type的交互作用顯著(原因是對用power grip的nature object顯著比其它三個condition快)。

做實驗二是因為作者覺得在實驗一沒有看到相容的效果,可能是因為受試者對prime不夠敏感,因此在這個實驗中,受試者要先受訓練,即看到螢幕用那種grip,受試者要去模枋。之後的實驗步驟和實驗一相同。結果這次發現了顯著的相容效果,但代表在看物體的時候,能夠引發特別的motor program。另外發現對自然物品顯著反應較快,交互作用依然顯著。

grip type和object type的交互作用(nature power object特別快),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一、用power grip比precision grip簡單 二、文獻指出觀察nature object會引發如何把它拿起來的資訊,而觀察artifact object不但引發如何將它拿起來的資訊,還引發其功能的資訊,因此要花比較長的時間。

我認為要訓練才能看到compatibility effect也許並不奇怪,在之前的文獻中,prime和target可能有比較直接的關係,例如都是箭頭。但是這個實驗中的object能引發的訊息很多,因此引發motor program的效果就相對較小。然而即使在訓練之後,相容的情況依然只比不相容快了5到10 ms,因此要用object來引發motor program似乎效果蠻小的。而且在實驗二因為有先訓練,使受試者有了預期,知道實驗會與兩種grip有關係。這樣的話也許在做正式實驗前對兩種grip的motor program便先事先激發到一個狀態,作者便難以說compatibility effect是真的由只看到物體就產生的motor program所造成。因此我覺得這個實驗比較大的困境是在於一開始作者使用的object就可以引發非常多不同類的訊息。如果要改善這個情況的話,不曉得有沒有什麼物體可以引發的訊息比較單純,也許就能看到比較大的compatibility effect。

Ch5 HMC

1.
所謂的Tc的限制是什麼? 既然和物體大小、速率以及距離都無關,為何物體前進速率不變下,會造成估計的偏差。

2.
Lee和Aronson(1974)提出的moving room實驗,為何小孩會受到較大的影響(補償作用),大人卻不會,是大人不使用optical flow訊息,使用其他訊息,還是增加哪些訊息以至於不易受到影響?

Monday, October 8, 2007

Learning your way around town: How virtual taxicab drivers learn to use both layout and landmark information(Newman et al, 2007)

在p.248中提及,在第一個search path中應當便足以提供尋找第一個目標所需要的訊息,所以這可能是為何在change store& buildings組當中subjects在第一次goal-seeking path的表現好的緣故。以下是我想到的可能的解釋:

  • change store-在整個環境中,buildings佔21/25而相對地store僅佔4/25,因此當buildings未改變時,subject並未能於一開始就及時察覺環境已經與之前不同,因而錯失在1st search path中觀察新的store的機會(說不定一直到找到第一個乘客才發現store已經被換掉),所以才會多走那麼多路。
  • change buildings-如前所述,buildings的改變相對地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組subject在一開始應當能馬上發現環境已經有異,於是便會特別注意store是否也被更動,在發現store其實與之前相同且位置也沒變時,便放棄利用之前建立的關於以buildings為landmark的策略,完全利用store本身為landmark以及layout的策略來navigation,所以表現還不差。
  • change store & buildings-道理同上,一發現buildings的改變便特別注意store的改變,於是在1st search path早期就能發現store已被置換,但有發現其實store之layout未變,於是只要記住新的4個stores分別是在哪4個位置,或是新的4個stores分別替代原新哪一個store即可,這使得他們走的距離不像change all或change stores組一樣那麼長。不過這樣解釋我還是不覺得表現會好到如data呈現一般......

另外,我在想如果今天實驗中想要改變landmarks而固定layout時,是否可以將各個landmarks之間的位置互換(比如storeA與stroreB互換)?我不確定這樣做是不是也變動到lay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