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9, 2007

Borghi(2007) Are visual stimuli sufficient to evoke motor informaiton?

在此實驗中,作者想了解如果光是看到一個物體,能否激發如何操作這個物體的資訊,或是可以看到特定的motor program被這個物體所激發。

在第一個實驗中,獨變項為prime種類(power/precision grip),物體的種類(nature/artifact)。依變項為判斷物體類別速度的錯誤率。首先看到500 ms fixation,接著prime呈現600 ms,再呈現150 ms 空白螢幕,再呈現target,受試者需判斷target是自然的物品或是人造物品。而這些物品是可能用power grip或是precision grip拿的,所以prime和物品有相容和不相容的情況。實驗一結果發現只有target type和grip type的交互作用顯著(原因是對用power grip的nature object顯著比其它三個condition快)。

做實驗二是因為作者覺得在實驗一沒有看到相容的效果,可能是因為受試者對prime不夠敏感,因此在這個實驗中,受試者要先受訓練,即看到螢幕用那種grip,受試者要去模枋。之後的實驗步驟和實驗一相同。結果這次發現了顯著的相容效果,但代表在看物體的時候,能夠引發特別的motor program。另外發現對自然物品顯著反應較快,交互作用依然顯著。

grip type和object type的交互作用(nature power object特別快),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一、用power grip比precision grip簡單 二、文獻指出觀察nature object會引發如何把它拿起來的資訊,而觀察artifact object不但引發如何將它拿起來的資訊,還引發其功能的資訊,因此要花比較長的時間。

我認為要訓練才能看到compatibility effect也許並不奇怪,在之前的文獻中,prime和target可能有比較直接的關係,例如都是箭頭。但是這個實驗中的object能引發的訊息很多,因此引發motor program的效果就相對較小。然而即使在訓練之後,相容的情況依然只比不相容快了5到10 ms,因此要用object來引發motor program似乎效果蠻小的。而且在實驗二因為有先訓練,使受試者有了預期,知道實驗會與兩種grip有關係。這樣的話也許在做正式實驗前對兩種grip的motor program便先事先激發到一個狀態,作者便難以說compatibility effect是真的由只看到物體就產生的motor program所造成。因此我覺得這個實驗比較大的困境是在於一開始作者使用的object就可以引發非常多不同類的訊息。如果要改善這個情況的話,不曉得有沒有什麼物體可以引發的訊息比較單純,也許就能看到比較大的compatibility effect。

1 comment:

auda said...

If the participant has to actively thin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 and associated actions so that simulation would occur, what is the implication to your current project?